再制造 再認識

來源:福建日報 2015-10-27 09:46 瀏覽量:4920

全國首個復印機企業(yè)再制造項目——東北理光(福州)印刷設備有限公司復印機再制造項目3個月前投產。該項目計劃今年生產再制造復印機2000臺,2016年、2017年則要分別達產8000臺和1萬臺。

歐美、日本等地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著手發(fā)展再制造產業(yè),推動全社會普遍認可并接受再制造產品。但到目前為止,國內不僅仍未形成比較廣泛的再制造產業(yè)基礎,而且社會上對再制造產品的認知度、接受度均處于較低水平。

比如在福建省,東北理光復印機再制造項目投產前,全省僅有一家第三方再制造企業(yè),即三立(廈門)汽車配件有限公司。而且,由于回收機制和體系不夠健全完善,加上再制造產品缺乏市場認可,兩家企業(yè)用于再制造的舊產品基本都靠國外進口,產出的再制造產品同樣以出口為主。墻內開花墻外香,廈門三立作為亞洲最大的汽車發(fā)電機、起動機再制造企業(yè),90%的再制造產品外銷歐美、澳大利亞、韓國、日本等,反而是博世、三菱、日立等世界知名品牌使用了三立產品。

當下,要發(fā)展再制造產業(yè),須要社會對再制造有進一步的認識,才能健全和完善回收機制和體系,為再制造產品打開市場助一臂之力,并促其形成良性循環(huán)。

那么,對再制造,又該如何再認識?

首先,再制造是對廢舊產品進行的修復和改造,但絕不可將其誤認為是簡單的翻新處理,更不是垃圾再生。事實上,再制造針對損壞或將報廢的零部件,在進行專業(yè)技術分析的基礎上,才進行再制造工程設計,采用先進制造技術,對廢舊產品進行產業(yè)化修復和再加工生產,使再制造產品質量達到甚至超過新品。

其次,再制造涉足的很多領域與日常的工作生活密切相關。如復印機這一覆蓋面廣、使用量大的辦公設備,從上端的政府機關與企事業(yè)單位,到下端遍布街頭的文印店,再制造企業(yè)可以在其間構筑全新的供給鏈條。而在汽車行業(yè),一輛汽車60%到80%的零部件可再制造,由此帶來極為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
再次,再制造有著極大的環(huán)境正效應。經測算,新生產一臺汽車發(fā)電機或起動機,從礦產到成品的能耗,是再制造一臺同樣產品的14倍。根據三立每年再制造的汽車發(fā)電機、起動機數量粗略計算,一年即可節(jié)約銅100多噸、鋁數十噸、鐵1000多噸,節(jié)水約1萬噸。這正是綠色理念在制造領域中的體現。

最后,再制造產品物美價廉的優(yōu)勢不可比擬。拿東北理光現在主打的再制造機型來說,一臺新機的壽命是復印900萬張以上,要滿足再制造的條件,則須有450萬張以上的剩余復印能力。通過專業(yè)的修復技術,除外觀外,可以保證其各項技術指標均與新機無異。相比故障較多的普通回收機、翻新機,再制造復印機的質量標準更高、更牢靠,而價格僅為新機的五分之一。

推動再制造,一定能帶來更多驚喜。

排行

一月 一周
關注中循協官方微信